基督教常见话题入门——读《基督教神学导论》

很好的一本书,讨论了许多常见话题,非常推荐。

timeline

  • 教父时期 100-700
  •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 700-1500
  • 宗教改革与宗教改革之后 1500-1750
  • 现代时期 1750至今

阿维拉的特蕾莎

  • 神学是关于个人与上帝改变之后的关系,这是人的语言完全不能表达的。
  • 祷告中的成长能使个体基督徒与上帝建立更亲密的关系,即从城堡最外面的房间走到中心明亮的房间是一段渐进的旅程。

论异端

  • 异端保留基督教的外貌,却否定其本质。或是人性收到极大限制,以至严格意义的拯救不可能实现;或是救主收到极大限制,以至他不能完成拯救。
  • 对救赎论的几点明显应用:
    • 基督教对上帝的本质的理解必须是,上帝能通过基督拯救人类
    • 基督教对基督的身份的理解必须是,上帝能通过基督,也只能通过基督拯救我们
    • 基督教对人类的理解必须是,得救是可能的,也是真实的

批判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

  • 启蒙运动看法的基础是立即得到,“immediate give”,无论靠理性还是凭经验。知识建立在一个基础上,仿佛不证自明的真理,凭借人的理性直接获得。但是这样的基础真的存在吗?只有一个理性原则吗?
  • 《Whose Justice? Which Rationality?》中指明,启蒙运动似乎在要求实际上不能被满足的合理性标准。理性主义者都不能否定的原则究竟是什么,启蒙运动思想家和他们的继承人其实都难以达成共识,启蒙运动的遗产始终在为理性辩护提供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理想。
  • 理性承诺了很多,却没有兑现承诺。后现代主义认为,“合理性”有许多种,每一种都要尊重;没有任何一种占优势成为普遍“理性”。

神学解释经验

  • 奥古斯丁认为,我们的不满足感是基督教创造教义——即我们是按照上帝的形象造的的必然结果。因此,人性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要与上帝建立联系。但是,由于人性的堕落,这种潜能收到阻挠。现在,人性的自然倾向是,试图让其他东西满足这种需要。于是,受造物取代上帝。但是,受造物仍不能满足人类。因此,人便有了一份渴望——渴望某些难以描述的东西
  • 柏拉图将人类比作漏水的坛子,总是无法装满。奥古斯丁:你为自己创造了我们,我们的心却没有安息,除非安息于你。

上帝的全能

  • 奥卡姆的威廉的要点是,由于决定实现某些选择,上帝必须决定不实现其他选择。例如上帝现在已经放弃了不创造世界的选择,因为其已经创造。由于上帝的全能,上帝现在不能做每一件事。由于上帝运用了能力,上帝限制了选择的范围。上帝现在不能每一件事都做。在运用全能时,上帝决定限制可有的选择范围。

上帝自我限制的观念

  • 上帝让自己被捻出世界,被推上十字架。他在世界上软弱无能,这正是他与我们同在、帮助我们的唯一方式。……《圣经》引导我们来到上帝的软弱无能和痛苦面前;唯有受苦的上帝能帮助我们。 ——Letters and Papers from Prison

麦子和稗子的比喻

  • 对奥古斯丁来说,分别善恶是在末世进行的,不是在历史之中。对于奥古斯丁来说,这个比喻正是指世上的教会。教会必定既有圣徒,也有罪人。要想在今世将他们分开,时机既不成熟,也不合适。到了上帝自己的时候,就是历史的末了,才会区分圣徒和罪人。没有人可以代替上帝做出这种审判或区分。

对多元论的批判

  • 希克等多元论者被困在他们不能解决的矛盾之中:一方面,需要暗自论证他们自己对人的本性与命运的多元论看法优于传统的宗教观;另一方面,这同时明显需要坚持一个原则,即否定这些论证的合理性。多元论者批判基督教往往是帝国主义者的居高临下姿态时,自己却恰恰在做自己所希望批判的事,即批判基督徒有基督教的看法。但是为什么如此批判呢?或批判穆斯林有伊斯兰教的观念呢?根本没有一种思想体系能够忍受这种矛盾。

希望神学

  • 莫尔特曼:盼望寻求理解,我盼望,为了我能理解。这是对坎特伯雷的安瑟伦的口号改编:信仰寻求理解,我相信,为了我能理解。对于莫尔特曼,基督教神学通过上帝改变的工作提供盼望的异象,它与世俗的盼望观和社会变革针锋相对。